时间:2021-12-29 20:27:59编辑:会员组
虽然我国的封建历史是由宗法社会主导的,但这并不妨碍奇女子名垂青史。
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,仅凭一副好皮囊,就能在清朝历史上留下她们的名字;钟无艳和氏以忠孝美德闻名于世,成为后世的道德楷模。
然而,在两千年的封建历史中,世人终究对女性抱有偏见。在被人们铭记已久的《陌生的女孩》中,女性是少数。汇集历代才女才百人。
毕竟,在腐败的儒生眼里,学习是男人的事,女人应该活在“女性道德”的牢笼里,不应该在公众面前表现自己。正是这种偏见使大多数有才华的女性的生活成为悲剧。其中最典型的有蔡文姬、李清照和谢道韫。
三岁懂节奏,七岁会辩琴的蔡文姬,被《胡笳十八拍》人千古传唱;婉约派的领袖李清照,以无数名句而闻名。但他们一生被迫结了三次婚,如乱世浮萍;一个人遇到人真的很不厚道,夜景很惨。
谢道韫本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,她的家庭背景远比蔡文姬、李清照显赫。可以说,出生在高门大户的谢道韫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生计。当她嫁给一个富裕的家庭时,她应该出色地度过余生。谁能想到,赢在起跑线上的谢道韫,难逃古代女性人才的厄运。
她一生的悲剧始于童年时的一次安静的谈话。
一个
西晋司马氏政权是在士绅官僚的支持下实现的,西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,完全由一个大家族控制。可以说,士绅是维持西晋统治的阶级基础。
八王之乱是中国西晋皇室争夺中央政权引发的内乱,是由贾南凤皇后干预政治和权力引发的。这场动乱持续了16年,分为两个阶段:
元康元年(291年)三月至六月为第一阶段,历时三个月。
第二阶段,从元康九年(299年)到广西元年(306年),历时七年。
核心人物有司马亮、司马玮、司马伦、司马懿、长沙佤、成都郢、河间禹、司马越八王。西晋时期,参与动乱的国王不止八位,但八位国王是主要参与者,所以史书称这种动乱为“八王之乱”。
可以说,“八王之乱”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皇室内乱之一。当时社会经济严重受损,导致西晋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,使中原北部进入十六国,即五胡乱期。也正是因为西晋末年的乱世,最终导致了司马氏的南迁。
最后,司马家族在江南士绅的帮助下建立了东晋王朝。
虽然是乱世初定,但这一时期的司马皇族已经基本失去了威望。当时有句话叫“王与谢共天下”。
所谓“王、谢”是指江南的两大家族,即王和陈。
谢道韫出生于谢佳,父亲是安西将军谢懿。虽然谢佳在当时是一个富裕的家庭,但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达到顶峰。许多历史学家认为出生时可以和王相提并论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谢家族是在淝水之战后发展起来的。虽然的叔父曾担任宰相,但此时谢的家族还处于发展阶段。
那么,后来的谢家族到底有多显赫呢
顾颉的成功取决于谢玄(谢道韫的弟弟)和参加淝水之战的谢石。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,海战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,这场战争的结果直接决定了历史。如果谢在淝水之战中战败,那么中原将被北方蛮族入侵,后期也不会有“南北朝并存”的局面。谢在琅琊,因水战之胜,成为与王齐名的名门望族。
可以说,魏晋南北朝时期任何一个宗室的名气都比不上谢、王。南梁侯景之乱时,侯景曾向皇帝求婚,希望能与秦晋时期的王谢一家和睦相处。然而,梁武帝萧炎没有回答,只是说:“王谢门连高都没有,所以他可以在张著手下参观。”为了安抚侯景,萧炎把女儿嫁给了他。
与王燮的婚姻失败,但与萧氏皇族的婚姻却是次佳,可见当时的皇族远不如的两大家族。
谢道韫的生卒年在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。不过,根据丈夫的生卒年和她与谢玄的嫂子关系,应该会赶上谢家的崛起。然而,即使在谢道韫出生时,顾颉也不是最突出的高门大户,至少在总理之后。出生在这种家庭的谢道韫,自然接受了家人安排的“精英教育”,成长为标准的闺秀刺绣。
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,有云《金陵十二钗正史判词》:
唉,停止机器,但只流徐旭。
玉带挂在林中,金钗埋在雪中。
其中,菜用的是东晋才女的故事。
换句话说,谢道韫年轻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。
东晋文人喜欢畅所欲言。说白了,文人雅士齐聚一堂,谈论迷惑俗人的禅语,并在现实中发表。后世学者所说的“信口开河,国家犯错”之风,大概就出现在这个时候。人在学习高低的时候,看到的不是自己取得了多少成绩,而是自己在说话上取得了多少成绩。
有一天,前宰相谢安召见了家里的年轻后生,大家都聚集在院子里赏雪。在这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,喜欢畅所欲言的谢安饶有兴趣地问儿子侄子:“大雪有什么打算?”在现代人眼里,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,所以顾颉的女孩和男孩说出一些荒诞的答案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谢朗,也就是谢道韫的哥哥脱口而出:
"盐和空气之间的差异是可以模拟的."
下雪了,就像有人在天上撒了一把盐。这个比喻并不是不恰当。但在谢安看来,谢朗的回答几乎是意味深长的,太过平凡,太过诗意。
谢道韫脱口而出:
“如果柳絮是因为风。”
这个清新脱俗的回答让谢安感到深深的感动。
“雪儿有什么打算?如果柳絮是因为风。”
谢安很高兴,马上说侄女有“徐旭的才华”。
还有一次,舅舅谢安问她:“《毛诗》里哪一句最好?”
回答说:“《诗经》有三百书,不像《大雅嵩高篇》云,而极夫讴歌,沐如清风。中山总是怀着安慰自己的心。”
谢安称赞他的优雅。
但是在这个时候,谢道韫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寻常的思维是所有悲剧的根源。
二
几秒钟之内,谢道韫就到了结婚的年龄。二十多岁的谢道韫是顾颉的骄傲,每天上门游说的媒人打破了这个门槛。但是谢道韫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女人。她想成为在仕途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宰相,就像她叔叔谢安一样。可惜,她毕竟只是个女儿,难逃嫁女大学的命运。
古代人的婚姻观比较狭隘,男女首先要满足适合对方的条件。司马氏无聊,看不上,放眼整个江南,只有王的公子才能配得上的才女。经过几轮筛选,谢安最终选中了王羲之的后人王凝之和王徽之。
这两兄弟生来就长得漂亮,他们是最好的
相比之下,王徽之坦率直爽,但他年轻有活力,总是做出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举动,就像在雪夜游览戴奎一样。
考虑到这一点,谢道韫选择了保守的王凝之。
嫁给王家的那天,婚礼办得很漂亮,北京的文人雅士都侧目而视。每个人都羡慕王凝之。新婚之夜,当谢道韫看到王凝之英俊的脸庞时,他也得到了一些心理安慰。但只是在婚后不久,这种心理安慰就消失了。
在爱情方面,最重要的是志趣相投,三观一致。如果两个人价值观不同,没有共同语言,为什么还要谈幸福?相比之下,李清照要比谢道韫幸运得多,至少她的丈夫赵明诚的才华和眼光足以和她匹敌。
谢道韫与王凝之接触的时间越长,她就越觉得丈夫的眼光一般。虽然他们表面上相爱,但很难达到巧合的程度。
在古代,人们的婚姻观念相当保守。虽然王凝之只是诺诺,但诚实一点就好。女人结婚,成为丈夫。生米既然煮好了,他们也只能将就了。
谢道韫确实看不起她的枕头,但她还能做什么呢?
可以说,自从谢道韫提出“迁就”的想法后,他们婚姻的悲剧就已经悄然铺开。
三
如果婚姻生活不幸福,谢道韫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品尝生活的乐趣。一生好学,以“王夫人”的身份参加诗歌会和讲座,与久负盛名的学者共叙今昔。王凝之是大家之后,出席这些场合是必然的。每当一位才子提出一个让王凝之为难的问题时,谢道韫总会征求意见,帮丈夫解围。
从长远来看,大家都知道王凝之是一个书法成功但没有学问的平庸之辈,而他的妻子谢道韫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才女。
当时的文人曾评价:“王夫人清散,故有林中之气。”这句话说的是,谢道韫的气度已经超过了闺阁,这在废除礼教的东晋绝不是贬义,而是对谢道韫气度的由衷赞叹。可以说,一个女人得到这样的赞美是相当罕见的。
谢道韫的天赋绝对可以承受金妮的评价。
没多久,王夫人就在圈子里竖起了一块招牌,但每当秀才举行宴会,他都会发出进宫的邀请。遗憾的是,谢道韫生前创作了许多绝句,但流传下来的却寥寥无几。
我的妻子成名了,但王凝之留在了原地。王凝之从小受父亲的影响,所以他的书法在当时也是一流的。但人们只说王凝之是王羲之之后,对他期望过高。王凝之的才华与他的书法不相称。
或许是因为他的文采太过平庸,又或者是因为人们对他的要求太高,所以在圈内混了多年之后,王凝之依旧没有名气。王凝之目睹了妻子和自己在名气上的巨大差距,渴望证明自己。但每次参加聚会,他还是要躲在妻子身后,看着谢道韫站在他面前帮他洗清罪名。
失去存在感的人总想用某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价值。王凝之在学习上没有任何成就,所以他专心研究“五斗饭教学”。受方士文化和道教的影响,人们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,分析东汉末年,甚至魏晋南北朝时期,伤寒在江南盛行,于是方士们就用五石为材料,炼制“五石散”。这种重金属超标的药物会让人发烧,甚至产生幻觉,这大概就是魏晋时期大多数人野性十足的原因。
王凝之被其他人蛊惑,加入了炼金术和药物提炼的行列。
在古代,研究魔法是一项既费钱又费力的任务。王凝之花了很多钱购买朱砂,然后躲在房间里学习魔法,再也没有出去过。本来他的学习就不好,炼丹师弃学后他变得越来越迟钝。学会了炼药的王凝之,把自己的官职留给了别人,所以他的事业就停在了会稽县令。更悲剧的是,曾经让他引以为傲的隶书,在书写上却退步了。
看到丈夫对此的痴迷,谢道韫一次又一次地哄着,希望他不要在这条路上浪费精力。众所周知,王凝之之所以将精力转向方舒,是因为谢道韫的名气所带来的巨大落差。王太太的建议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。他说要改过自新,但他仍然每天做梦时都在念谢道韫不懂的咒语。
四
谢道韫对这段感情完全心灰意冷,不是因为她生在凉薄,而是因为王凝之无可救药。与其试图修复它,不如忽略它。至少两个人还有一对孩子,婚姻不会轻易破裂。
就这样,王凝之和他的妻子打了十多年的冷战,直到灾难结束。
孙恩、鲁迅发动兵变,灾难波及全国各地。没过多久,叛军就打到了会稽县。王凝之一个县令,绝不能弃民而逃。谢道韫找到了丈夫,希望他能组织城里的守军进行抵抗,而不是坐等什么。
王凝之说他有自己的计划。他吃了一把丹药,然后拿了几根香,在房间里画了几个鬼字,说了几句话。王凝之发誓要告诉谢道韫,他已经和道教祖先沟通过了,在敌人进攻时,他有自己的天佑。
谢道韫对王凝之彻底绝望了,仿佛她不认识眼前的这个傻瓜。
《拟嵇中散咏松诗》是谢道韫模仿嵇康的。她钦佩嵇康,称赞他无畏的高尚人格。同时,通过王子乔的仙鹤升天的童话,他也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短暂和命运莫测的悲哀:
望着群山,松树不会在隆冬枯萎。
我想游泳休息一下,看看万仞。
如果腾挪不能上升,它将踢王翘。
时间对我来说太晚了,但大运会渐行渐远。
可以说,谢道韫一生的悲剧都是从嫁给这个人开始的。她是误生在谢家的。在享受人间荣华的同时,她不得不承受非自愿的婚姻。
嫁给这样一个平庸的人,无疑是人生最大的悲剧!
谢道韫意识到自己是这个世界的柳絮,所有的遭遇都是风造成的,所以她根本没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命运,只能被别人摆布!
谢道韫不知道这座山来了没有。当敌兵进攻这座城市时,谢道韫不想等待和死亡,所以他亲自拿刀,带领城里不想投降的守军战斗到死。在此期间,他还亲手杀死了几名叛军。然而,由于寡不敌众,谢道韫最终孤身一人,被孙恩的手下逮捕。
当谢道韫被带到孙恩面前时,已经心灰意冷的谢道韫毫不畏惧地说:“这是国王的门,但不是他的家人!一定是这样,我宁愿先杀人!”言下之意,孙恩造反是因为王氏家族,所以与其他无辜的人无关。如果你真的想杀人,那就踩我的身体!
孙恩感慨谢道韫的高尚情操,并没有为难她。
王的孩子满城被杀,孙恩真的没有像说的那样受伤。和有四个儿子:王、王、王、王恩智。一个女人在余成年后嫁给了她。然而,根据《游仙诗》,谢道韫的孩子都在孙恩的混乱中丧生。
一场不幸之后,广大的王家只剩下了蜗居。谢道韫晚年在惠济城守寡。她不甘寂寞,在城里开了一个讲堂,赚点钱生活。我们不知道谢道韫和王凝之之间是否还有感情。总之,这个女人中年没有再婚,已经失去了对婚姻的向往。
当《晋书列女传》制作完成时,谢道韫的精神状态已经死亡。她经历了人生的辉煌和衰败,所以她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:
鄂鄂东岳高,一
大象是什么?所以我搬了很多次家。
当你死了,你可以住在你的房子里。
中国古代才女的诗大多以女性气质见长,以细腻取胜,而谢道韫的《泰山吟》则充满了男性气质。才女豪爽,气度非凡,所以不让男人。《泰山吟》这部传记是为了纪念她的“高魅力”,“表情散,又有森林气息。”这首诗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谢道韫的学校挤满了人,年轻人经常来听这个女人的讲座。谢道韫坐在绿色的帐篷里,像时钟一样坐着,向这些年轻人传授他对生活的感受。在学校放假期间,她还会带着孙子逛逛惠济区的湖光山色。
今年,绍兴迎来了十年未遇的大雪。在雪地里,谢道韫突然看到院子里有一个读过《风吹不出柳絮》的小女孩,柳絮就是在她半个家庭的生活中被风吹起来的。在柳絮落下之前,谢道韫经历了巨大的欢乐和悲伤。今天,她就像雪,任凭寒风吹,也无法在她心里掀起任何波澜。
孙恩之乱解决后不久,会稽郡新任郡守刘浏访问谢道韫。谢道韫对他说了什么不得而知。事后,刘浏称赞谢道韫说:“奈氏夫人风流,言语不滞,真诚感人,一谈就能受益。”谢道韫晚年写了很多诗,这些诗被编成集子,流传后世。后人提起谢道韫,有这样一首诗:
那时候,谁能打败雪念叨一句?
优雅的人是深刻的,真诚的,刺绣的。
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。画老虎怕狗。
——宋普寿《晋书》